“烂尾娃”遍地:中产养娃的泡沫,比房地产可大多了


你说现在的网络用语,越来越扎心了哈。最近鸡娃圈出现了一个新词,叫烂尾娃

我本来以为是说:从小鸡娃,结果鸡到一半,发现孩子实在不是那块料,放弃吧沉没成本太高,继续投入又未必有结果。

结果一看具体解释,更心酸了,人家意思是:

孩子们寒窗苦读几十载,毕业就失业,就像烂尾楼一样,被迫停留在那里,无所事事,只能扎进图书馆里。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智联招聘发布的一组数据,还挺应景的:2024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55.5%。



换句话说,就是有接近一半的孩子被迫家里蹲。

不过我不太赞同给待业的孩子贴上“烂尾”的标签,何必总是这么赶时间呢?毕业急着找好工作、工作后急着结婚、结婚急着要孩子……好像背后总有一条鞭子,驱赶每个人向前,停下来一会就千夫所指。

但是人生是旷野啊,就像我很喜欢的一首小诗说的: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如果孩子有事业上的规划,需要一段时间为此做准备,这属于蛰伏,何不给孩子一些时间。

当然我也想过,自家俩娃毕业后会不会也“砸”手里。我的思考结果是,不太接受孩子啃老。

如果孩子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宁愿她降低门槛,找个薪水少的工作,我补贴她一点,总之别摆烂就好。



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孩子生命状态的问题。

人有惰性,待在家里太久,他就真的动不起来了。

人也是社会性动物,长期不与和他人联结,再想踏进社会就难了。

我想起刚毕业那会儿,也是在老家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去一家小公司干秘书了。

结果干了2天,我真心感觉,这份工不利于自己职业的长期发展,就麻溜来北京求职了。



平凡不要紧、起点低也不要紧,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会迎来曙光。

*来源于公众号“成长树”,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

首页

分类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