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学
核酸检测是一个焦点
近日,厦门市教育局向各所学校
下发秋季开学核酸检测最新通知
确定了“48小时核酸入校”检测对象
此外,厦门多区教育局
发布了校外培训预警
……
具体有哪些内容?
下面一起来妹看看
厦门中小学幼儿园
秋季开学最新通知
三类人员要持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校
(1)所有大中小幼儿园教职员工(含食堂、保洁、保安、宿管等后勤服务人员)。
(2)从省外回来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
(3)高校师生员工。
和之前的文件规定相比
暑假未出省的中小学、幼儿园学生
都不需要持入校前48小时内
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根据部署,秋季学期开始,全市幼儿园教职员工每月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大中小学教职员工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学生每15天抽取10%的人员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循环进行,确保在5个月内所有人员均接受过一次核酸检测。
关于开学
这些时间点可以关注下
8月28日起,逐步有序恢复学校(培训机构)正常教育教学、集体活动和线下培训;
各中小学、幼儿园于9月1日正常开学;
中等职业学校老生于9月1日开学,新生按各校实际情况错峰报到;
高校结合实际,采取“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等方式有序组织开学。
8月23日
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发布
最新版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对学校人员返校要求、校门管理、
员工管理、应急处置机制等防控措施
进行了调整
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
全国高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公布
调整情况主要有:
一是对开学前后校园管理、环境整治、饮食饮水安全和预防性消毒等提出强化措施和要求;
二是要求学校掌握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的健康状况和行程信息,高校师生员工要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后按照当地防控要求可再分批进行核酸检测;暑期有出境、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其他异常情况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师生员工,返校前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是强化入校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师生员工入校时严格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外来人员还需查看健康码、行程卡,做好信息登记;
四是明确校园内服务人员工作期间须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做好手卫生;要求根据校园情况合理控制人员密集度,严控聚集性活动;
五是对适龄人群疫苗接种工作提出要求,合理规划接种进度,加强疫苗接种服务保障;
六是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确保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临近开学
校外培训机构
也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上个月发布的“双减”政策
对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规范管理
受此政策及疫情影响
厦门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关停倒闭
出现“退费难”“卷钱逃跑”等问题
因此近期多区教育局
就校外培训相关事项作出提醒
厦门多区教育局发布校外培训预警
最近
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
等多个区教育局
发布校外培训机构预警
主要提醒家长关注这几个方面:
了解“双减”政策
根据“双减”政策规定,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等。
学生确有意愿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的,不要报名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的课程。如已经缴纳上述时间段的费用,可与机构协商退费,也可以转为非学科类培训课程等。
关注退费维权事件
提醒家长关注近期国内部分城市和地区出现的因校外培训机构资金链断裂倒闭,家长要求退费维权的事件。
了解收费标准规定
提醒家长了解培训机构收费标准规定。例如,线下培训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线上培训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个课时的费用等等。
警惕无证培训机构
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主动了解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合法资质:是否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证书),学科类机构还要看是否取得办学许可证,教师是否取得教师资格证等。
警惕霸王条款
家长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应警惕是否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建议家长与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马上就要开学了
家长们请密切关注
教育局和学校发布的信息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来源:厦门招考、各区教育局、央视新闻
—— end ——